有很多朋友问我有关于音乐考级与音乐乐器学习的关系,打电话或发邮件,感觉似乎这两者是矛盾的,一方面觉得考级是不是有点太过急功近利,一方面又觉得若不考级似乎孩子就无以证明其能力,再或者考级的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对孩子的升学有益;还有一部分家长焦虑孩子只弹考级的曲子造成孩子对音乐无兴趣,或者不考级的孩子觉得若不考试就没有一个鉴定标准,也处在没有学习动力的状态,形形色色的情况…所以家长时常处于一个纠结和矛盾的状态,不能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做一个判断。

其实,真正学对琴的孩子们并不存在以上的矛盾问题,大家要首先有个概念,并不是弹考级作品就是只练考试内容,几乎完全不做这以外的任何训练;而像学院派的系统学习,也不是不能考级或者就不参加考试了,这两者并没有什么冲突,冲突的只是学习方法,我们既不能太过急功近利的只想快速晋级,好像有级别就是唯一水平标识,而变成了为了考试而去学习就好。报有只想快速晋级,仅仅只是每年突击几首考试作品,认为到了高级孩子就有高级的水平,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所谓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孩子获取知识的不全面和缺失,在不同的孩子身上有不同的缺欠反应,大多数的结果则是,到了偏难的中、高级水平时,孩子感觉压力如山倒,没有办法自我独立思考和学习,变得越来越为难和反感最终以至于放弃;或者孩子的天份加之家长的努力孩子考到业余考级最高级,待全部通过之后,变成完成任务,在没有压力的时候也没有动力和耐性重新系统的训练和进步,到孩子成年之后,钢琴也变成了放在一边的家具,没有乐谱,不练习就捡不回来更不会自我享受音乐带来的自信与舒心。

那么如何能让孩子可以既学到的音乐本身,可以享受学习的压力与成就,又随时都可以应对任何相关考试并取得好成绩,这就是老师要思考并可以把正确的学习思维和演奏方法带给孩子们,让孩子们学会读、听、感受并能正确的表现音乐本身要表达的性格与故事。

其实这点与考级并不矛盾,纵观世界范围内的钢琴考级制度,目前最权威与体现专业性的应属英国的ABRSM的考试,当然他涉及到的考试乐器很多,并不是所有的乐器考试都能体现全面公平有效,但是ABRSM的钢琴考级的级别设置,曲目与内容还是相当的全面科学,所以也是历史最悠久,被全球范围内接纳的一个考试,我们从其考试的要求与方方面面可以看到考试委员会的良苦用心。(要极力的体现风格内容的全面与音乐性,包括题目难度与年龄的安排都是经过考虑的,为的就是要孩子们慢慢的全面学,而不是只是死磕几个曲目,尽量避免无乐感的学习)

ABRSM的考试包括这样几个部分:1、音阶与琶音等基本功 2、涉及到三种风格的三首作品 3、视奏 4、听唱考试(节奏感、视唱、拍子、音乐记忆、音乐风格分析)。 如果想迈入高级别,还必须得通过难度相当于GCSE音乐乐理考试难度的乐理考试(年龄段设定在12—15岁)或者相当的难度的乐感考试;只有通过了这个考试,你的孩子才有可能往6级及以上的水平迈进,这其实也就限制了孩子的年龄,按照正常的系统学习,一般的孩子从小开始学琴,差不多学了4-5年可以真正的达到这个水平,学习理论的能力也相应增强,才可以通过乐理或者乐感考试,其本意是让大家系统的学习音乐而不是只为级别而考试,规避没有音乐性的学习;到了6级以上属于业余学习的高级阶段了,考试的难度增加不再只限于曲目,而且从听唱考试的内容提高难度,听唱部分也涉及到5级乐理考试的基础,若不懂乐理,很多听唱题目(aural test)将无法作答,很多人都觉得ABRSM的考试涉及内容太广,若想有好的成绩,则要占用了孩子很多的时间,而会去选择其他相对容易的考试系统,但反过来想想,正是这种繁琐才是专业权威的保证,也是全世界很多国家都认可的原因。可以看出ABRSM官方也是想了很多办法尽量让孩子可以全方面的进行音乐学习,不论最终是否达到其初衷,但是若是你的孩子可以在它的高级别考试中拿到优异的成绩,也就是从一定程度上孩子确实学到了比较全面的音乐知识。

我们具体看看它的各部分考试内容究竟想培养些拥有什么能力的人?

第一,音阶与琶音。这部分除了要求保证一定的基本功练习,手指的灵活与均匀度,节奏感等的基本训练,实际上还融合了许多乐理的知识,是乐理理论知识的大实践,孩子们不能仅仅机械的动手指,还要用脑分析,用心记,同时练习自己对多个调性的掌握,一些指法技术的掌握也是快速学习读谱的基础,不仅为乐曲更好的展现做铺垫,也同时是视唱、聆听简单练习的方法之一,大家需要巧会利用基本功对孩子们的帮助,可以趣味性的让孩子边练边做变化,既增加兴趣又增强基本功;

第二、 三首不同音乐时期不同风格的乐曲展现。曲子看似是可以准备的而且是占分最多项,所以经常听说孩子们一年只弹几首备考曲目的问题。实际上,练习这些曲子最好是小朋友独立完成,孩子们要通过自己平时所听的,所感受到的感情处理给这些小段的音乐做一定的音乐解析,这和读书一样,孩子们平时多积累多弹或者多听各种旋律、节奏、拍子、风格的作品,到了自己阐述的时候才能有思考和处理能力。很多家长提到不知道给自己的孩子听什么,没有环境熏陶等等的问题,实际,孩子在平时的练琴中,哪怕是练习曲甚至音阶,只要孩子愿意,可以弹出他喜欢的各种情感,他就是真的喜欢、融入他的琴声了。多积累多弹各种曲子无疑是非常有帮助的,记住,不能只想技术,只要弹的够快或者听着够流畅就好,一定要培养孩子自己的音乐理解和表现能力,除了有老师的帮忙,还是要多听。我们就开有专门给各种程度的孩子的音乐欣赏课,所有的孩子都非常的享受和喜欢,孩子们都是求知的,好奇的,他们可能不能自律,但是他们对知识都有先天的渴望,我们通过历史、地理、人文等等方面背景的熏陶建立起孩子对音乐的好奇心,最终吸收各种各样的音乐。就好像以小朋友的乐器学习为中心点,周围充满着故事、音乐、聆听与歌唱、理论与实践的配合,培养包围式全面的环境(如下图),让孩子们被各种相关这些元素包围,他们自然而然的会喜欢音乐,即使弹琴觉得辛苦和枯燥,也不愿意离开,因为音乐已经融入他的思维。

所以,多风格作品的展示,即是孩子弹琴能力的体现,也从侧面展现了孩子的一定的理解力与音乐素质。

第三、视奏部分。这部分通常是很多孩子最害怕的部分,而若是从出始学琴就养成了正确的识谱习惯和演奏方法和思维方式,那么这部分将是孩子最自信和愿意展示的部分。我一直和学生及学生家长们强调的,孩子启蒙的基础非常重要,这个重要其实不是大家经常提及的手型,当然这个也是重要部分,但是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思维习惯,是正确的演奏思维流程和模式,还有基础的乐理也是非常的重要,我被经常问及孩子读谱的缺陷问题,很多孩子完全不会读一个相对有点点复杂的曲子,因为孩子完全不会数拍子以及对于节奏组合的掌握;或者弹一个音看一下手等等些错误的习惯…这也是为什么启蒙的乐理很重要,在刚开始上琴的过程中,老师要重点培养孩子对于认谱、节奏的概念,教小孩子可能会有点费劲,但是这值得花更多的心力帮助孩子,学会了基础,孩子以后的学习便不会那么吃力,有了自信便有了一切。看谱、眼睛浏览、大脑指挥双手用正确的指法,正确的控制与演奏,而不是看一下书,低一下头,记住,这个思维习惯非常重要,有了好的思维习惯加之家长经常叮嘱的手型注意,孩子们的基础打好了,视奏完全不会有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里很多孩子很喜欢视奏并且拿高分的原因,具备了快速学习的能力,分享给大家,希望有帮助。

第四、乐感部分(Aural test)。这部分内容考察的是孩子的乐感,对音乐的感知力。通常有四部分内容,初级段(1—3),中级段(4、5),高级段(6—8)三个阶段其中的内容有所不同。无论级别高低,内容都是围绕孩子的节奏感、视唱、聆听、以及是否会从专业的角度去聆听音乐,分析音乐的特点,从初级的只用简单的单词到中级的会用简单的短句,再到高级,不但会听还会从旋律、节奏、动态、曲式结构、织体、和声等各个角度去分析,以及将所听音乐归属到相应所属的音乐时期及流派;听音与视唱也会从最简单的单音、节奏区别到和弦的识别与和声的进行。从初级到高级看似零散的题目,其实环环相扣,一级一级稳步积累与提升。这真的是从专业音乐角度去考察一个孩子的音乐性。

一览ABRSM考试体系,专业人士会发现,这基本与一个学音乐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了一系列的专业课程之后进行考核的状态无异,专业涉及面一样广,不同的只是难度上的差异。可以说英国的ABRSM的考试委员会还是秉承了他们对于专业音乐评级考核(虽然是对孩子的业余考试)的执着概念,尽量做到全面与平衡,在全面性上没有做出让步,当然为了鼓励孩子们的积极性,也会酌量权衡比例。这也是告诉我们,做事情没有捷径,没有白白的付出,平时的系统训练与积累是获得优秀成绩的关键。这也一直与我们几年以来一直推荐给家长的系统学习方法不谋而合,我们从教专业的大学生转至专门培养孩子的音乐启蒙工作,一直思考与贯彻的主题就是,如何让孩子可以系统的学好音乐,学好钢琴,以包围式的方法,让孩子们融在一个音乐知识空间,耳濡目染,久而久之,音乐自然就变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无法割舍,孩子们也就不存在不喜欢,不要弹琴的问题了。我们设置的课程系统(如下图)也是从大大小小的成功失败的案例中总结,抽丝剥茧,把系统的音乐专业培养计划如何移植到小小朋友身上,用各种方法,设计课程,针对每一个孩子的情况与问题,给每一个孩子最合适的建议。在实际的操作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孩子们各个身怀武艺,不但琴艺精,从好的学音乐的态度逐渐扩散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态度、耐性、坚韧与宽容;甚至很多小孩子通过艰难的乐理分析学习之后,英语、数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认真与仔细程度都大大的提高,这种收获与成就让我们兴奋不已。考试也好,考级也好,并不是必经之路,但是可以用来衡量或者调剂我们阶段性的学习,小朋友与家长如此的学习,换来的也必然是丰硕的果实。

一直,想写点什么,提供给需要帮助的爸爸妈妈们,这是老师20多年专业教育生涯的经验与总结,上图这个图表表达了孩子们学音乐需要包含的方方面面,如果可以参加专业老师课程固然好,没有条件也可以建议自己的老师把内容融入到乐器教学中,对您的孩子必然会有帮助。

我们讲,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孩子学音乐是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但若就是凭孩子兴趣随便玩玩,那便真就是玩玩,长大后也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这个结果恐怕大多数家长不愿意接受。我们培养孩子,是为了让他们会感知,培养兴趣,懂得付出与感受,积累相关的知识,体会了这份沉甸甸的内容,也便会难以放下,变成克服困难,努力攀登直到爱上,这份技能与对美好的感知也会随着他的成长逐渐长大、成熟,变成陪伴她(他)一生的东西。

希望大家都爱上音乐,因音乐而更加美好。